Blender 3D︰從入門到精通/Blender窗口系统



Blender的用户界面可能令人望而却步,但不要灰心绝望。这本书将一步一步地探索Blender用户界面。
在这个模块中,您将会学习Blender的窗口系统:
认识窗口和他们的标题了解不同类型的窗口学习如何激活和缩放窗口如何拆分和合并窗口您也会练习加载和关闭Blender。
目录1 界面分割2 窗口标题3 窗口类型4 活动窗口5 缩放窗口5.1 移动边界5.2 最大化一个窗口6 Shelves7 当视窗内容过多而又需要显示为合适的大小8 分割與合併視窗9 默认工作区10 工作区预设11 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个文档12 离开Blender13 Additional Resources界面分割[编辑]Blender的用户界面被分割为矩形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窗口(Windows)或者区域(Area)。这些窗口的整个布局被称为工作区(Workspace)。
如果你还没有启动Blender,那就马上这样做吧。你应该很快能看到像下面这张图的样子。
自2.4x版本以来,Blender已经进行了一些重大的界面(UI)更改。一些更改包括移动按钮位置,空格键热键从“add menu”改为“search menu”(现在Shift+A才是“add menu”快捷键)。这些信息对学习本教程很重要。
其他更改,包括新增的工具栏和窗口拆分部件。格子部件(shelf widget,隐藏时用一个加号表示,展开时用一个减号表示),用来打开隐藏的工具格。对象(Object)工具格使用快捷键T切换开合状态。属性(properties)工具格子使用快捷键N切换开合状态。可拆分的窗口部件允许你拆分、合并窗口。
Blender 2.59截图如下:
你发现所有五个标题了吗?
每个Blender窗口都具有标题。标题能够显示在窗口的顶部,底部,或者被隐藏。让我们来近距离观察一下窗口标题。

3D视图(3D View)窗口标题栏的边框为红色注意它在3D视图窗口的下面而不是上面哦。属性(Properties)窗口标题栏的边框为蓝色。大纲(Outliner)窗口标题栏的边框为白色。
时间轴(Timeline)窗口的标题栏在屏幕的最最下面,没有加边框。如果你在窗口标题上右击鼠标 RMB ,会弹出一个菜单让你选择移动标题的位置(顶部,底部),或者使窗口最大化填充整个工作区。

要完全隐藏标题,移动鼠标到标题远离窗口边界的那边(如果标题在窗口顶部,则移到标题的下边缘;反之亦然),鼠标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然后按下鼠标左键 LMB 向窗口边缘拖动(如果标题在窗口顶部),使标题栏被挤压消失。标题栏消失后,会留下一个这样的图标:。左键单击 LMB 它,标题将会重新出现。
Blender有15种窗口。你刚刚已经见过了Info,3D View,Properties,和Outliner窗口。
Blender中每一个窗口标题都有一个图标,位于标题栏的最左端。这个图标是用来标示窗口类型的。如下所示:





如果你用鼠标左击 LMB 图标,会弹出一个菜单。



在继续此教程之前,如果你改变了任何窗口类型,请你将它改回来。(使用“文件”→“恢复默认设置”菜单恢复默认设置)
活动窗口[编辑]活动窗口指的是对你的按键做出反应的窗口,更精确的说是特定时间内Blender中的活动窗口。
通常鼠标光标所在窗口为活动窗口。Blender采用了一种“焦点跟随鼠标指针”的用户界面模型,一个热键没有正常工作往往是因为鼠标指针进入了临近的窗口。)只需简单地将鼠标指针移入你想要激活的窗口,即可激活该窗口。
练习一下切换激活3D视图窗口和时间线窗口。时间线窗口就在3D视图窗口的下面。这里很有必要指出,3D视图窗口和时间线窗口的标题都是在其底部而非顶部。

调整窗口大小很容易。
移动边界[编辑]
当你放大一个窗口时另一个窗口会变小。这是因为Blender有一个非重叠窗口界面(non-overlapping window interface):不像许多其他程序一样,它不允许窗口重叠。
最大化一个窗口[编辑]另一个改变窗口大小的方法是最大化窗口。当Blender 最大化(maximizes) 一个窗口时,窗口会尽可能地放大。此窗口的前一个将被保存。
可按 Ctrl + UpArrow , Ctrl + DownArrow 或 Shift + Space 来放大当前激活的窗口。当一个窗口被放大时,可按 Ctrl + UpArrow , Ctrl + DownArrow 或 Shift + Space 来还原到先前的窗口大小(unmaximized)。试试最大化和还原3D View和Timeline窗口。

你會注意3D視圖視窗(截圖中最大的視窗)左方有一串按鈕。整個方形區域叫做"工具架 Tool Shelf"。這好像視窗中又有視窗,並且你可以拖這個和3D視圖的邊界區去改變區域大小。
如果你拉到視窗邊界,工具架會消失。 在此處,下列符號會出現:。按下他讓工具架跑回來。
如果視窗或工具架包含太多訊息又要符合各自的顯示範圍,捲軸條會出現在底部或右邊邊緣。 你可以用 LMB 捲動捲條;同樣地你也可以直接地在上面用 MMB 中鍵拖捲條。視窗標題可能包含更多東西在可顯示區域內, 這狀況沒有明顯的跡象提示得知(或許除了在工具欄的提示訊息被邊緣檔到了),但這狀況發生時,你可以用中鍵 MMB 滑動或捲動標題欄內容顯示更多。
分割與合併視窗[编辑]在每個視窗上右與下左,你可以看到某些像這個: 。 如果你移滑鼠在這圖示上,你將看到鼠標變成十字形。此時,你可以點擊和拖拉下列之一 LMB :
當然,最後兩項操作唯一可行是如果"存在"另一個視窗在那個方向。 注意你只可以水平地合併有相同高度的視窗,而且垂直地合併有相同寬度的視窗。
默认工作区[编辑]如果你看上面工作區的擷圖,你會看到下列視窗類型:
在頂部選單條(綠色標線)是個名叫資訊的視窗,在先前的Blender版本你可以改這個大小以顯示使用者偏好設定,但在Blender 2.5x這個已經被移到他們所屬的視窗類型。 此外,如果你放大視窗在此所有你可看到的是除錯訊息,那些是一旦Blender進入最終釋出板也許將會移除掉的。螢幕上最大的視窗是3D 視圖。 這是你處理你的模型的地方屬性視窗是左邊最大的區域;這是放置大多數為了進行處理模型、材質等等功能的地方。前一版Blender叫他Buttons視窗,而且當時這個正演變為雜亂無序機能的摸彩盒導致難以找到種種功能,這問題已經在2.5x變更風格中被整理好。 注意屬性視窗也預設垂直配置,而不是前一版的水平配置。新設計傾向垂直配置,作用在當今多數寬螢幕較好。大綱(在上右側)給你文件裡物件的概觀。 當你模型變複雜了,你將開始欣賞這在此快速找東西的能力。時間線(橫跨底部)在你作動畫時很重要。當然,這只是預設配置。例如,如你正開始做靜態模型或場景而不是動畫,你可以移除時間線。如果你在發展指令集,你也許想Console 在眼前以去試出東西來,如此類。
工作区预设[编辑]在 訊息視窗/標題欄 上面,你將看到一個選單圖示看起來像小格子,用滑鼠左鍵 LMB 點它會顯示下列選單:

從這個選單所選的可讓你快速切換種種預定義的工作區主題,設定給不同的工作流程。 試試看 — 你可以選“Default”回到預設主題(但注意你對主題作的任何變更是立即跟這裡所顯示的名稱連結)。 選單甚至在底部有搜尋功能:在此輸入些文字將限制選單只顯示包含這些文字的項目。 難以相信這多有用,但或許複雜專案需要眾多不同的主題,一個搜尋功能也真的能變得非常好用! 注意方格選單右邊也有"+"和"-"的圖示;按"+"產生複製於最後設定主題的新主題,當按下"X"移除目前選擇的主題,你將會看到這些便利項目不斷出現在Blender新版界面的很多地方。
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个文档[编辑]Blender同一時間只能編輯一份文件。要儲存變更到目前文件,從檔案選單選擇儲存選項(或按下 Ctrl + S 以最後儲存的檔案名稱去儲存檔案)。 要開啟新文件(實際動作為載入一個你最後存的使用者界面的複製),從檔案選單選擇"新增 New"(或按下 Ctrl + N ),並從彈出的小視窗選擇"重新載入初始檔案",但特別注意"這 並不會 自動儲存前一份文件的任何變更 "—你得記得先存起來。
离开Blender[编辑]要关闭Blender:
如果有工具執行中,按 Esc 離開工具。如果有一个激活的工具,按 Esc 离开该工具。
按下 Ctrl + Q .會帶出一個 退出? 選單.確定 退出 Blender ,按下 LMB 或 按下 Enter 。

